藝術(shù)鑒賞 | 油畫里的德宏記憶

640.jpg

640-1.jpg

這是一組主題為“鄉(xiāng)謠”的作品,作者通過油畫的方式展示眼中的家鄉(xiāng)風(fēng)景。圖為《趕擺》,趕擺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傣族村寨里常見的聚會活動,地點大都選在村寨里的奘房。趕擺期間,大家會穿上喜愛的新衣歡聚一堂,唱歌跳舞、共享美食。

640-2.jpg

圖為《丙午街的趕集》,丙午街是一個隱藏在芒市市中心的傳統(tǒng)集市,每逢趕集日,這里就聚集了大量的當(dāng)?shù)厝罕姟S械娜藶橘徶眯乱潞褪罪椩跀偳熬艏?xì)選;有的人在攤前展銷著她們勤勞的成果;有的人售賣著傣族非遺手工藝品;有的人則緩步穿梭于丙午街的街頭和巷尾。這些獨具煙火氣息的畫面形成了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卷。

640-3.jpg

圖為《秘境榕林》,以傣族村寨的“守護(hù)者”——大榕樹為畫面背景,在前后排列的大榕樹間穿插傣族群眾與村寨,在畫面中形成樹大、人小,樹大、寨小的強(qiáng)烈對比。

640-4.jpg

圖為《奘房神獸》,在傣族村寨的奘房門口總有兩個“守護(hù)神”佇立在那里,斗轉(zhuǎn)星移,不曾移動。

640-5.jpg

圖為《非遺傣劇》,傣劇是云南獨具特色的少數(shù)民族戲曲劇種之一,被譽(yù)為“東南亞藝術(shù)明珠”。2006年,傣劇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說傣話、唱傣歌、演繹傣族故事的傣劇,深受廣大傣族群眾的喜愛和歡迎,民間也流傳著“無戲不成擺”的說法。

640-6.jpg

圖為《趕擺》,在趕擺的日子里,幾個和藹可親的老奶奶聚在一起聊天。她們頭圍黑色包頭,穿素色上衣,著黑色筒裙,這是在德宏常見的傣族老奶奶形象。

640-7.jpg

圖為《快樂的嘎光》,在趕擺的日子里,人們還會伴隨著歡樂的音樂縱情唱歌跳舞。

640-8.jpg

圖為《紡織的快樂》,傣族織錦是流傳在傣族民間的一種古老的紡織工藝品,它以棉、麻等為原料,用傳統(tǒng)的坐式織機(jī)織成。如今走入傣族村寨,仍有人家屋檐角落里擺放著傳統(tǒng)的木架織機(jī),在某個農(nóng)閑時分,小院里便會響起沙沙的織布聲。

640-9.jpg

圖為《田頭寫生》,在德宏,村村寨寨田間地頭都會種植很多芭蕉樹,它們的株型比較高大,葉片寬大翠綠,是一種極具德宏風(fēng)情的美麗綠植。

來源:德宏州融媒體中心

作者:蘇玉玲

整編:藺應(yīng)飛

審核:楊勇 來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