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y 在 提交
春種、夏耘、秋收、冬藏
取材自然,依時而食
是人類與大自然的默契約定
也是山里人家飲食的智慧和福氣
按著季節(jié)、應著節(jié)氣
往山野田間里尋天然的食材
才是獲取美味的不二法門
清明故事長,人在青煙上
梁河人一直保留著“清明吃沾米團”的習俗
“沾米團”是梁河人對這道美食的“草根”稱呼
因外表狀似小圓球狀
并附一圈黃色的飯粒
故稱職之為“沾米團”
沾米團的食材采自大自然
幽居山野、花開墜樹、糯香陣陣
純天然的植物染料——染飯花
山野田間、齊踝而高的稻茬下的小黃花
趁著它最鮮嫩時采摘而食之
老灶上生一簇旺火,燒起熱水
洗凈的染飯花放入鍋中熬煮
瞬間變?yōu)殓晟?/span>
時間越久,顏色越深
用熬煮的染飯花水浸泡糯米
為糯米“鍍金”,留作備用
空氣里彌漫著絲絲糯香
挑選花苞老嫩適中的黃花
洗凈、瀝水、搗碎
加入水、糯米粉、染飯花水一起混合攪拌
揉成軟硬適中的圓形小面團
放入事先碾碎的紅糖蘇子餡料
封好、搓圓,裹上“鍍金”的糯米
捏好的沾米團在蒸籠里依次排開
每個與每個之間留出一定的空隙
蒸熟即可
一搟、一揉、一包
看似簡單的動作
卻是時間與力道恰到好處的結(jié)合
采摘來自大自然的地道的食材
通過老道的手藝讓煥發(fā)它原本的清香
盡管摻雜了機械加工的程序
但得到的依舊是一種手心里的溫度
一種美而不多余的生活方式
染飯花與黃花的自然清香在蒸汽的作用下全然釋放
粑粑入口軟糯
餡料里的紅糖遇熱化汁
與蘇子搭配出甜而不膩的流心口感
這口鄉(xiāng)間的淳樸滋味
帶著春意
流著思念
卷著鄉(xiāng)愁
讓人重溫舊時的味蕾記憶
來源:葫蘆絲之鄉(xiāng)梁河
整編:藺應飛
審核:楊勇
- 瀏覽 12516 次